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突然宣布博远策略,从10月1日起对所有品牌或专利药品征收100%的关税。
消息一出,全球制药行业炸开了锅,但第二天白宫就紧急出面澄清,这项新关税政策不适用于已与美国达成贸易协定的国家。
同样是美国的盟友,欧盟和日本等长期贸易伙伴只需按协定规定缴纳15%的药品关税,而英国却要面对100%的全额关税。
事情还得从今年5月说起。当时英国和美国达成了脱欧后的首份贸易协议,美方保留10%的基准关税。这本该是英国重塑美英贸易关系的重要一步,但问题出在了细节上。
这份协议的诸多细节尚待敲定,很多具体条款还在谈判中。最致命的是,双方在药品关税这个关键领域上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税率。
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疏漏博远策略,如今让英国付出了沉重代价。由于药品相关税率仍在谈判之中,英国无法免受新关税影响。换句话说,英国虽然和美国签了贸易协定,但在药品这块却没能拿到"保护伞"。
展开剩余71%对比之下,美国与欧盟在7月就已经达成15%税率的关税协议。欧盟早早把药品关税这事儿谈清楚了,所以这次特朗普突然加税,欧盟药企依然能享受协定保护。日本情况也类似,他们和美国的贸易协定里早就把药品关税上限锁定在15%。
全球制药企业现在面临一个艰难选择:要么在美国投入数十亿建厂,要么承受高达100%的关税成本。
特朗普在宣布中特别强调,除非制药公司正在美国建造药厂,"正在建造"的定义是"破土动工"和/或"在建"。这话说得很明白,想豁免关税,就得真金白银在美国投资建厂。
英国政府这边也没闲着。消息人士透露博远策略,英国正考虑提高部分药品价格,以此作为安抚特朗普的手段。
同时斯塔默的首席商业顾问计划下周前往华盛顿,直接和美方谈判药品关税问题。但这条路能不能走通,现在谁也说不准。
这次关税风波暴露出一个残酷的现实:在国际贸易中,协定条款的每一个细节都至关重要。欧盟和日本因为早早谈妥了药品关税条款,现在可以稳稳当当地继续做生意。
英国因为当初谈判时留下了空白,如今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药企面对100%的高额关税。
特朗普的逻辑很简单,他认为美国支付药品的价格往往比有药品生产的国家高出很多倍,一旦对药品征收关税,制药公司将在美国开设工厂,因为美国是"最大的市场"。
这套"以关税逼制造业回流"的打法,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就玩过,现在只不过把靶子对准了制药行业。
对英国来说,这次教训来得格外痛。当初为了尽快和美国达成协议,在一些关键条款上没有坚持到底,结果现在要为这个疏忽买单。
而欧盟和日本的例子则说明,和美国谈判,必须把每一个可能的坑都填上,否则特朗普随时可能给你来个"惊喜"。
同样是美国的盟友和贸易伙伴,在药品关税上的待遇却天差地别。
这件事提醒所有国家,在国际贸易谈判中,任何一个细节的疏漏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。协定不是签了就万事大吉,条款写得清不清楚、全不全面,才是真正的关键。英国现在正努力弥补这个漏洞博远策略,但代价已经付出了。
发布于:河南省牛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